综合新闻
热点推荐
当前位置:   首页 > 综合新闻

毛之侠在朱宪民老师讲座上的提问稿

时间:2018年03月12日    作者:毛之侠    点击次数:
毛之侠在朱宪民老师讲座上的提问稿
尊敬的朱宪民老师、各位摄影朋友下午好!
    很荣幸今天能够现场聆听朱老师的精彩讲座。朱老师是我国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,尤其在纪实摄影方面,朱老师的作品具有非常厚重的思想内涵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量。特别是朱老师作品中体现出的关注国家民族命运、关注底层百姓民生的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,和对摄影艺术锲而不舍毕生追求的精神等等,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今天现场聆听朱老师的讲座,真是受益匪浅,使我对纪实摄影理念又有了更多新的认知。
现在,我想借此难得机会,向朱老师就中国纪实摄影的一些现状和发展方向,简要提三个问题,以求赐教。
    第一个问题是:如何理解、把握纪实摄影的“实录性”与“摄影语言运用性”之间的关系。目前,在如何解读纪实摄影作品的艺术含量方面,现实情况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。我们看到许多著名的纪实摄影作品,实录性很强,但摄影语言的运用及其艺术含量就十分微弱,比如:在国际国内著名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,获得金奖的作品,就是一幅小区里晾晒的被单画面。诸如此类的重量级大赛获奖入选作品,看不懂的还有很多。在当今,不少著名的纪实摄影家,都比较热衷和倾向于纪实摄影的直观性、随意性,强调回归生活的原本样子,认为这样才是真实的东西,甚至认为摄影作品所表现的美都是人造出来的;并且他们还以一些著名西方纪实摄影家的某些作品理念为依据(我认为是曲解),从而为中国纪实摄影作品的去艺术化思潮铺平道路。总之,目前所谓新潮时尚的纪实摄影理念,已超出了纪实摄影的原有理论定义,很多作品远远不是今天朱老师所倡导的“摄影作品一定要让人看得懂,要有视觉冲击力和悬挂性”等等这回事,甚至是背道而驰,渐行渐远。目前这个问题已经是许多摄影人的心结困惑所在,因此特别需要请教于朱老师。
    第二个问题是:关于纪实摄影中的摆拍现象。我们知道纪实摄影非常强调真实,真实是前提是底线。但是,当下许多备受热捧的纪实摄影作品,其中不乏一些摆拍作品,这些摆拍纪实摄影作品,甚至屡屡出现在国家级影展的获奖入选作品行列中。印象比较深的是一组反映农村留守家庭题材的组照作品:一根条凳,坐上留守的爷爷奶奶加一个孙子,从里屋到门口、院子、路头、田间,完全相同的坐姿,重复拍摄n多张一个模样。这无疑是作者安排的摆拍,我觉得这个本来很真实的题材,反而被作者拍得不真实了。近一个时期以来,一些成为范本的合影照摆拍作品还真不少,也由此在摄影人中产生很多疑惑。纪实作品究竟能否人为安排摆拍?希望请教朱老师。
    第三个问题是:当今纪实摄影的去艺术化现象,已经是比较泛滥,甚至有成为主流的趋势。对于西方纪实摄影理念,是模仿照搬,还是重新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实摄影道路,中国未来纪实摄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,一并请教朱老师。
谢谢。
铜仁摄影作者   毛之侠      2018年3月10日